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言文汉字:

 

汉字
释义

震也。三月,阳气动,雷电振,民农时也。物皆生,从乙、,象芒达声也。辰,房星,天时也。从二,二,古文上字。凡辰之属皆从辰。,古文辰。植邻切(chén)

【注释】

①三月:高亨《文字形义学概论》:“古(指夏历)称三月为辰月。许氏以为辰即辰月之辰,三月物皆生。”

②从乙、(huà):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:“,呼跨切。变也。此合二字会意。乙象春草木冤曲而出,阴气尚强,其出乙乙;至是月,阳气大盛,乙乙难出者,始变化矣。”

③芒达: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:“芒者,尽达也。”

(yì)声:王筠《说文解字释例》:“此余制切之。”徐铉:“非声,疑亦象物之出。”存参。

⑤房星:又称商星、大火、大辰,即心宿。高亨《文字形义学概论》:“又指出辰星即房星,为从事农田之时星。”

⑥从二(shàng):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:“房星高高在上,故从上(即二)。”

:王筠《说文解字句读》:“上部云:‘古文从一,篆文从二。’”意谓古文“辰”中的“一”就是篆文“辰”中的“二”,即上字。

【译文】

辰,震动。辰代表三月,这时阳气发动,雷电震动,是人们耕种的时令。万物都生长,由乙、会意,表示草木由弯弯曲曲艰难地生长变化为草芒径直通达;表示读音。辰又代表辰星,指二十八宿之一的房星,房星的出现,标志着种田的天时的来到。所以从二,二是古文上字。大凡辰的部属都从辰。黝,古文辰字。

【参证】

甲文作,金文作。吴绍瑄《释辰》:“顾铁僧教授曰:辰即蜃本字。盖象蜃壳,盖象蜃肉伸出蜃壳外作运动之状。”郭沫若《甲骨文字研究》:“(许说)甚支离灭裂。辰实古之耕器,其作贝壳形者。盖蜃器也。其更加以手形若足形者,则示操作之意。星之名辰者。盖星象于农事大有攸关,古人多以耕器表彰之。”

随便看

 

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(文言文、八股文、诗歌、词典)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、笔画、笔顺、词性及详细解释,共计10705字词,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2 13:31: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