遲(迟) 徐行也。从辵,犀声。《诗》曰:“行道遲遲。”①竫,遲或,从()[尼]②。,籀文遲,从屖③。直尼切(chí)
【注释】
①行道遲遲:语见《诗经·邶风·谷风》。
②从:当作从尼。汉代《三公山碑》:“愍俗陵遲。”《李翊碑》:“栖迡不就。”可证。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》:“从尼声。(,)尼之坏字也。”《玉篇》作迡。
③从屖(xī):本书尸部:“屖,屖遲也。”先稽切。滞留不进。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:“(遟)兼会意形声也。”
【译文】
遲,徐徐而行。从辵,犀声。《诗经》说:“行路缓慢。”,遲的或体,从尼。,籀文遲字,从屖。
【参证】
甲文作,金文作、。甲文正从尼。金文同《说文》籀文。
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(文言文、八股文、诗歌、词典)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、笔画、笔顺、词性及详细解释,共计10705字词,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