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闕 |
释义 | 闕 quèㄑㄩㄝˋ去月切,入,月韻,溪。月部。 ![]() ㊀古代宮廟及墓門立雙柱者謂之闕,其上連有飛檐罘罳者謂之連闕。 左傳 古今注上 都邑。 ㊁城樓。見“城闕㊀”。 ㊂指皇帝所居。 漢書六四上 朱買臣傳:“詣闕上書,書久不報。” quēㄑㄩㄝ去月切,入,月韻,溪。月部。 ㊀過失。 詩 大雅 烝民:“袞職有闕,維 左傳 ㊁空,空闕。 左傳 論語 子路:“君子於其所不知,蓋闕如也。” 宋史 選舉志四 銓法上:“ ㊂缺少,短缺。 國語 魯下:“若盟而棄 ㊃姓。 後漢書 獻帝紀有 juéㄐㄩㄝˊ 集韻其月切,入,月韻,羣。月部。 ㊀毁傷。 呂氏春秋 孝行:“父母置之,子弗敢廢。父母全之,子弗敢闕。” ㊁通“掘”。 左傳 15 闕下闕47 補闕燈檠衮闕天彭闕欠闕高闕北闕行 |
随便看 |
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(文言文、八股文、诗歌、词典)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、笔画、笔顺、词性及详细解释,共计115132字词,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