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綿”的最初寫法。
蠶絲結成的片或團。晉書職官志:“秋絹二百匹,二百斤。”
相連﹑相纏繞。穀梁傳文公十四年:“長轂五百乘,地千里。”文選漢張衡思玄賦:“潛服膺以永靖兮,日月而不衰。”文選戰國宋玉招魂:“秦篝齊縷,鄭絡些。”李善注:“緜,纏也。”
細而密;薄弱。南朝梁沈約愍衰草賦:“布密于寒皋,吐纖疏于危石。”漢書嚴助傳:“且越人力薄材,不能陸戰。”
緜(綿):棉緜(綿):曼蔓:漫
按,説文緜字在系部:“緜,聯微也。”字後作“綿”。
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(文言文、八股文、诗歌、词典)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、笔画、笔顺、词性及详细解释,共计34634字词,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