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言文汉字:

 

汉字
释义 1324⾙pjeH彼義切,去,幫。文部。

修飾,打扮。説文:“,飾也。”:“白,无咎。”王弼:“以白爲飾而无患憂。”湯誥:“天命弗僭,若草木。”:“,飾也。”賁然光彩貌,打扮得華麗。小雅白駒:“皎皎白駒,然來思。”朱熹集傳:“然,光彩之貌也。”

卦名,六十四卦之一。:“象曰:山下有火,。”釋文:“傅氏云:‘,古斑字,文章貌。’云:‘變也,文飾之貌。’王肅符文反,云:‘有文飾,黄白色。’”由此可知今音彼義切的“賁”,古音當依王肅讀符文反,在文部。

fénbjun符分切,音墳,平,奉。文部。

大。大雅靈臺:“虡業維摐,鼓維鏞。”孔穎達:“,大也。故謂大鼓爲鼓。”

bēnpwon博昆切,音奔,平,幫。文部。

通“奔”。奔走。荀子彊國:“下比周潰以離上矣。”王先謙集解郝懿行:“與奔古字通。潰謂奔走散而去也。”虎賁勇士。牧誓:“武王戎車三百兩,虎三百人。”孔穎達:“若虎之走逐獸,言其猛也。”

fènbjunX集韻父吻切,上,奉。文部。

通“憤”。憤怒。禮記樂記:“粗厲﹑猛起﹑奮末﹑廣之音作,而民剛毅。”鄭玄:“,讀爲憤。憤,怒氣充實也。”

通“僨(fèn)”。覆敗。禮記射義:“軍之將,亡國之大夫,與爲人後者,不入,其餘皆入。”鄭玄:“讀爲僨。僨,猶覆敗也。”

通“奮”。抒發。荀子堯問:“忠誠盛於内,於外,形於四海。”梁啟雄簡釋劉師培:“僨古通,僨奮亦古通…‘於外’者,即發舒於外之義。”王先謙集解:“,飾也,形見也。”意見不同。

通“番 pān”。賁隅番禺廣東地名。山海經海内南經:“桂林八樹在賁隅東。”郭璞:“隅音番禺,今番禺縣。”

斑(辬班頒般):斒虨斑:彬(斌份豳邠玢)斑:賁

随便看

 

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(文言文、八股文、诗歌、词典)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、笔画、笔顺、词性及详细解释,共计34634字词,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6 14:09: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