蹤1376⾜zōngtsjowng即容切,平鍾,精。東部。 足迹,脚印。後作“踪”。史記蕭相國世家:“夫獵,追殺獸兔者狗也,而發指示獸處者人也。”唐柳宗元江雪詩:“千山鳥飛絶,萬徑人滅。”引申爲痕迹﹑事迹。文選晉盧諶贈劉琨詩:“慷慨遐,有愧高旨。”唐韓愈祭河南張員外文:“二妃行迷,淚染林。” 跟踪,追隨。史記孟嘗君列傳:“湣王乃驚,而跡驗問,孟嘗君果無反謀。”晉孫綽與庾冰詩之一三:“勱矣庾生,勉前賢。”新唐書桓彦範傳:“如普思等方伎偎下,安足繼前烈。” 迹,跡,蹟,迒,踪,蹤。見“迹”字條。 蹤,踪,從。先秦典籍不用“蹤”字,多以“從”﹑“縱”爲之。説文:“從,隨行也。”釋名釋語言:“蹤,從也。”兩字音近義通。“蹤”是“從”的後起分别字,“踪”又是“蹤”的後起字。先秦“從”﹑“宗”分屬東冬兩部,故知“踪”必後起。今簡化作“踪”。 蹤(從縱踪):𨌰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