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言文汉字:

 

汉字
释义
    

❶ 代词。称代第三人称的人、事、物。多作定语,相当于“他(们)的”“她(们)的”“它(们)的”。范晔《乐羊子妻》:“羊子感~言。”柳宗元《黔之驴》:“断~喉,尽~肉。”
❷ 代词。表指示,相当于“那”“这”。司马迁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~后,秦伐赵。”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:“复前行,欲穷~林。”
❸ 代词。指代自己。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:“而余亦悔~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。”
❹ 代词。用于数词之前。相当于“其中的”。苏轼《石钟山记》:“于乱石间择~一、二扣之。”
❺ 副词。表揣测,相当于“也许”“大概”。《孟子·庄暴见孟子》:“王之好乐甚,则齐国~庶几乎。”(“庶几”,差不多)
❻ 副词。表命令,祈使。相当于“还是”“应当”。欧阳修《伶官传序》:“与尔三矢,尔~无忘乃父之志!”
❼ 副词。表反问或加强语气,相当于“难道”“怎么”。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:“一之谓甚,~可再乎?”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:“~孰能讥之乎?”
❽ 连词。表选择,相当于“还是”“是……还是……”韩愈《马说》:“~真无马邪,~真不知马也?”
❾ 连词。表假设,相当于“如果”。《孟子·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~若是,孰能御之?”
❿ 用于句中,凑足音节,无实在意义。《楚辞·离骚》:“路曼曼~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”


孙雍长,魏达纯 主编.中学古汉语常用字典.北京:语文出版社.2005.第280页.
随便看

 

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(文言文、八股文、诗歌、词典)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、笔画、笔顺、词性及详细解释,共计4493字词,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6 17:59: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