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嗟 |
释义 | 嗟jiē ❶ 动词。叹息,叹气。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:“忽魂悸以魄动,恍惊起而长~。” 【嗟夫】同“嗟乎”。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~!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,或异二者之为。” 【嗟乎】表示感叹,相当于“唉”。司马迁《陈涉世家》:“陈涉太息曰:‘~,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!’”王安石《读孟尝君传》:“~! 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。” 【嗟叹】叹息。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举手拍马鞍,~使心伤。” 【嗟来之食】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。典出《礼记·檀弓下》:某年,齐国闹饥荒,黔敖准备了一些食物放在路边,救济饥民。有一个饥民走过来,黔敖就冲着他喊:“嗟,来食!”(喂,过来吃!)那饥民回答说:“我就是因为不吃‘嗟来之食’才饿到这样子的。”坚决不吃,终于饿死。范晔《乐羊子妻》:“廉者不受~。” 孙雍长,魏达纯 主编.中学古汉语常用字典.北京:语文出版社.2005.第164页. |
随便看 |
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(文言文、八股文、诗歌、词典)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、笔画、笔顺、词性及详细解释,共计4493字词,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。